《醉中归周至》
朝代:唐朝 | 作者:白居易
金光门外昆明路,半醉腾腾信马回。
数日非关王事系,牡丹花尽始归来。
白居易的《醉中归周至》是一首描绘诗人在春日里酒后骑马返回周至县的诗。诗中表达了诗人暂时摆脱了繁忙的公务,享受片刻宁静与自由的心情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总结:
1. 诗歌原文:
金光门外昆明路,半醉腾腾信马回。
数日非关王事系,牡丹花尽始归来。
2. 创作背景:此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任官期间,表达了他对公务繁忙之余,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向往。
3. 诗意解释:
诗人在金光门外的昆明路上,半醉半醒地任由马匹带着自己回家。
他提到自己数日来没有被公务所困扰,直到牡丹花凋谢后才返回家中。
4. 艺术特色:这首诗语言平实自然,情感真挚,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一贯风格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公务繁忙的无奈。
5. 作者介绍:白居易(772—846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元稹并称“元白”,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。
6. 诗歌影响:白居易的诗歌因其通俗易懂和深刻的社会意义,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,他的许多诗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。
7. 诗歌赏析:《醉中归周至》通过对酒后骑马归来的场景描写,展现了诗人在公务之余寻找生活乐趣的心态,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享受。
8. 相关注释:诗中的“金光门”可能指的是长安城外的一座城门,“昆明路”则可能是指通往昆明池的路。诗中的“王事”指的是与公务相关的事情,“牡丹花尽”则暗示了春天的结束。
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,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,是白居易诗歌中的佳作之一。